首页

yapoo系列视频

时间:2025-05-29 13:15:31 作者:从“黑金”到“绿能” 中国资源型城市重塑发展路径 浏览量:38011

  中新网吕梁5月28日电(记者 左宇坤 李雨昕)当驾车穿行在山西的高速公路上,很难不被眼前的景象所吸引——阳光下,光伏面板如海浪般起伏延展;山丘之上,成排风机在风中缓缓旋转。很难想象,这里是中国最重要的煤炭产地之一。

  在“双碳”目标驱动下,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加速推进,中国一批资源型城市正在向绿前行。以山西吕梁为代表的能源城市,正在进行一场从“黑金”向“绿能”的深层变革。这不仅关乎地方发展路径的更新,也为全球资源城市的绿色转型提供了全新样本。

  图为鑫岩煤矿(无人机照片)。杨昊泽 摄

  从“乌金”到“绿金”:传统认知的重塑

  煤炭是工业文明的基石。即使在清洁能源快速发展的当下,国际能源署(IEA)预测2024年全球煤炭消费仍将达87.7亿吨,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。对于广大发展中经济体而言,如何兼顾能源安全与低碳发展,仍是一道现实难题。

  一些西方国家在加快部署可再生能源并减少对煤炭的依赖上,已作出有益尝试。以德国为例,作为欧洲最大的煤炭消费国之一,德国政府规划到2038年完全淘汰煤炭,并出台多项激励政策推动风电、光伏替代。尽管在“退核”与能源危机背景下,燃煤发电阶段性反弹,但2023年,风能已首次超过煤炭,成为德国最大的电力来源。这一转变表明,清洁能源的结构性替代虽非一蹴而就,但路径已然可见。

  转回国内,山西作为中国传统能源大省,也正在经历煤炭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。这个曾因“点亮全国一半的灯”而名声在外的省份,认识到转型发展不是推倒重来,而是一个整合、提升、深化、创新的过程。山西的优势在煤,潜力和希望也在煤。

  作为全国最大的优质主焦煤基地、焦化产业基地,吕梁正探索改变“一煤独大”局面。除关停焦炉外,借助煤炭拓宽新的产业链条,让焦煤化身为更多种类的化工产品,让焦炉尾气提纯的氢气推动氢能产业链落地,能源转型已从认知层面向现实路径过渡。

  “吕梁是煤炭的重要产区,但来到这里,如不特意提醒,无论是从空气质量还是市容市貌上看,大概不会想到这是一个煤炭城市。”清华大学能源转型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何继江表示,这是吕梁能源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一个标志。

  从“煤海”到“云海”:数字驱动的新路径

  能源数字化是全球趋势。能否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,将是未来能源产业性能和效率提升的关键变量。

  走进吕梁东义的鑫岩煤矿调度中心,一张巨大的电子屏实时显示着井下的采煤场景,工人轻点控制按钮,井下输送机、转载机、破碎机、采煤机等设备依次启动。得益于5G赋能,井下的安全生产状况和设备的运行状态一览无遗。

  鑫岩煤矿智能办主任周浩介绍,从地面的5G数据中心机房到井下的主干节点有光缆连接,通过井下55台基站、地面4台宏站实现作业区域5G信号全覆盖,矿用手机到井下,不换卡就可实现5G通讯网络通话、视频无卡顿。

  数字化正引领“煤海”向“云海”蜕变。当前,鑫岩煤矿还在不断探索适用于煤矿的5G应用场景,已经完成与智能综采、智能快速掘进、巡检机器人、轨道电机厂无人驾驶等11个智能化子系统对接。

  在煤炭开采过程中,伴生的大量煤矸石已成为制约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。数据显示,中国煤矸石年排放量高达8亿吨,但综合利用率甚微,煤矸石的高效治理与资源化利用迫在眉睫。

  鑫岩煤矿的采选充一体化项目,设计年充填矸石能力达100万吨,从“矸石不出井”到“出井也是宝”,煤矸石等固废综合利用产业已经成为高附加值的新产业,为“绿色闭环”提供了典型样本。

  数字技术、清洁技术和材料技术的融合,正重塑煤炭产业形态。打破了“傻大黑粗”的刻板印象,为安全生产、资源循环、高效调度提供全新支撑。

  氢能重卡。中新网 李太源 摄

  从焦化到氢能:构建绿色新引擎

  在吕梁孝义,一辆辆氢能重卡整装待发,驶向目的地天津港。这些重卡每行驶700公里可减少碳排放84公斤,成为运输领域的“低碳样板”。

  1.6亿吨煤炭储量、3800万吨焦化产能、35亿立方米非常规天然气产能,为吕梁大规模制氢提供重要支撑。

  落户在吕梁经开区的企业已经实现膜电极催化剂自主研发。吕梁澜起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正源介绍,2025年公司将交付数百辆氢能重卡,加强上下游企业合作,助力吕梁成为重要的氢能产业基地。

  在“煤-焦-化-电-氢”的全产业链生态建设下,吕梁下一步将加速建设千亿级的氢都,力争到2030年制氢能力突破50万吨,产业链总产值超过1000亿元。

  “吕梁的能源转型创新,具有需求驱动、场景驱动的综合性特点,充分结合了本地特色。”清华大学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副院长、数字化转型研究室主任高峰表示,未来吕梁可以结合现有优势,持续探索产业链延伸,聚集能多能源企业。

  从资源依赖到多元突围:多地探索转型实践

  吕梁的绿色转型并非孤例。在中国多个传统资源型城市,类似的变化正在同步展现:内蒙古鄂尔多斯聚焦“风光氢储”一体化模式,建设世界级氢能产业高地;陕西榆林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,形成煤—甲醇—烯烃等多条产业链;黑龙江鹤岗、七台河等地则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康养文旅,探索从资源依赖型经济向多元化发展的转型路径。

  这些路径各有侧重,但共同指向更高效、更可持续、更具抗风险能力的能源和产业体系。在山西,不少企业还将绿色技术经验“出海”印尼、泰国、津巴布韦等国家,为发展中国家伙伴在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中提供“中国方案”。

  站在煤堆上重构未来,曾经“靠资源吃饭”的中国城市,正逐步走向绿色、数字、可持续的发展轨道。绿色转型不是对煤炭的简单否定,而是通过认知、制度和技术的迭代,让传统能源以新的形态继续服务经济社会发展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耶伦:健康的经济关系将为美中两国带来显著益处

同一时间,厦门不同的海湾根据自身的自然条件,有的修建浪漫沙滩步道,有的种植红树林,有的建成湿地公园。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后,不仅推动了旅游经济的升温,还吸引了其他产业的到来。观音山沙滩对面的商务区,吸引了众多企业总部入驻。

台风“贝碧嘉”或以顶峰强度登陆上海 东海大桥全线将封闭

华东师范大学亚太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弘对《环球时报》记者表示,近年来菲律宾无理宣称对黄岩岛拥有主权,既是美国在背后推动,也是菲国内政治斗争所致。从外部因素来看,美国一直希望利用菲律宾濒临南海、靠近台湾这一地理位置,以及受过美国殖民影响这一历史联系,将其打造为反华的军事基地。马科斯上台后,美国更是加紧了相关工作。从内部因素分析,马科斯希望以南海问题为抓手与杜特尔特家族进行政治较量,其剑拔弩张的手段与杜特尔特相对灵活务实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,目的就是为了向国内证明杜特尔特在外交上的“软弱”。陈弘提醒说,马科斯上台后不久,美国就将菲律宾北端距离台湾不到200公里的岛屿设为美军军事基地,菲方“赌博式”地将国家安全押注在美国身上,但实际上,美国根本不会考虑别国的安全与利益。美菲同盟关系和相关安全协议只是一张“大饼”,美国意在为鼓动菲政府继续挑衅中国“加油打气”。

东西问|刘礼堂:透视长江文明的形成发展和特点

一是建立分类分梯度多层次人才培养模式。支持有能力、有条件的标准化相关机构开展不同层次、不同领域的标准化人才培训,以中医药标准咨询专家库为基础,培养一批中医药标准化管理、科研、应用、教育人才以及国际标准化人才,遴选推出一批中医药标准化领军人才、骨干人才。

宝马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:拥抱循环经济,连续6年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

同时,大力发展以肉苁蓉、沙棘、沙枣、罗布麻等沙生植物为主的沙区特色节水型林草产业,推广“企业+合作社+农户”利益共享模式,建设规模化、集约化特色沙产业基地。

美诬称中方购买美国公民敏感数据 外交部驳斥

因为热爱珍珠,大学一毕业,康锦钰就到这里当珍珠主播。入行五年,让她感触最深的是,越来越多年轻人爱上了珍珠,“珍珠饰品非常适合东方女性佩戴,它不仅可以作为一件美好的节日礼物,现在很多姑娘也将它当作18岁成人礼,或者进入职场的第一件珠宝。”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